第180章 史迪威离开(2/2)
史密斯的秘书叫玛丽娜,她让先遣团见识了什么才是活着的西方金发美女。
胸大、屁股大、细腰,关键穿着军装,胸口都快要被两个球撑破了,让一群老光棍们看上一眼都流鼻血。
最为让他们羡慕嫉妒恨的是,自从玛丽娜看了高飞一眼,就立即喜欢上了这位年轻帅气、儒雅含蓄的团长。
这也不能完全怪玛丽娜,和高飞的英俊相比,其余人长得歪瓜裂枣,要不然就是年龄太大。
而在酒会上,她拿着酒杯告诉了她的房间号。
这也是霉国人的特点,热情奔放。
高飞不得不委婉地拒绝,在他的心里,还是更加喜欢温柔贤惠的华夏姑娘。
……
第二天,史迪威先飞国内,然后再飞回霉国。
高飞在心里一直对史迪威是敬重的,修出了一条运输公路和铺设了一条输油管道,后来这条路虽然只用了半年时间就荒废了,但输送的物资和燃油解决了日军对华夏的封锁。
无论史迪威在指挥上还是外交上多么的一塌糊涂,这样的贡献都应该值得尊敬。
两个月后,连绵不绝的雨季终于熬过去了。
驻印军奉华夏方面的命令,由新编第1军和新编笫6军兵分两路,继续向东挺进,直逼八莫地区。
对于缅北的失败,日军紧急从南坎抽调了第2师团一部支援,收拢由孟拱、密支那溃退的第18师团残部,以及第53师团一部,加上刚调过去的第49师团,共约5000人,在八莫地区积极部署,加强工事,企图继续顽抗。
尽管八莫地区集中了日军的第2师团、第18师团、第53师团、第49师团、第56师团等一大串番号的部队,但兵力并不强。
许多日本士兵都是从怒江前线一路溃逃,或者是孟拱河谷被驻印军打得溃不成军,经过长途跋涉勉强逃到此处,然后汇聚而来。
惊魂未定的日军带着大量伤员,饥疲沮丧,缺乏给养,再无当初威逼怒江时的凶狠。
此时,从国内方向进攻的日军部队,也表示已经力不从心,根本不可能继续向滇西前进,以此来呼应缅北的日军。
尽管战争的天平已经无可选择地沉向了华夏一方,但日军还没有绝望,依旧抱着侥幸心理,困兽犹斗。
本多政材将军把军司令部设在了芒友,严令各部在滇西远征军在出滇之路上步步设防,节节抵抗。
同时,拼命向缅甸总军司令部“请求作战指导”,这也是他变相求援的意思。
实际上,很多日军上层明知松山失守后,缅北的战势已经无力回天,但对整个缅甸战局仍存有一丝期待。
这一丝期待主要放在缅南的日军上,希望缅南能够抽出一部分力量北上支援,重振缅北的战局。
至于如何抽调出部队,日军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在缅南当地有一支缅人武装,将军是昂山,与日方的关系十分密切,他率领部下组成了一支缅甸独立军,曾经为日军提供过帮助,是大大的良民。
松山、铜拔、龙陵战役结束后,兵力捉襟见肘的日军,企图将昂山的部队改编成缅南军,希望能够在日本顾问的指导下协助日军作战。
日军普遍认为大婴军队的战斗力不强,如果昂山的缅南国民军能够接替日军承担缅南的防御,抵抗住大婴军队,日军便可以集中精锐兵力北上增援,以继续贯彻切断滇缅运输线的任务。
日军这样做真是痴心妄想,忘记了当初入侵给人家带来的灾难,也忽略了推行的殖民统治,以追求独立为目标的昂山收到消息后,内心是怎样的愤恨。
所以,他非常的不配合。
倒也不敢把日军得罪狠了,想出来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出兵就摸鱼,打仗就先跑。
这样一来,日军在缅南根本抽调不出多少兵力北上。
现在日军能够指望的,就是一直没有舍得动用、专门留下用于阻击驻印军的八莫守备队。
城防司.令叫原好三,在他的率领下,已经在八莫修筑了几个月的防御工事,希望依托这座八莫古城抵抗住远征军的前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