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伏闕(下)(1/2)
正说著,方应物突然后退两步,深深弯腰对著刘作揖道:“眼看又要奸邪当道、危及社稷。內阁虽为群臣之首,但其余阁臣皆不可指望,故而老泰山不出,更待何时?”
刘这样人老成精的人,听了方应物这几句话也不由得感到心驰神往心潮澎湃,想像起自己率领百官,为了正义伏闕高呼的伟大场面。
一个正气浩然、风骨凛凛的谨身殿大学士刘吉出现在舞台上,为了社稷国本而抗爭,又將是什么效果?
刘终於被方应物说的动心了,不再反驳什么,低头沉吟不语,认真盘算著利害得失。不得不承认,自家女婿確实製造出了一个刷名声的机会。
这么些年来,自己一直小心翼翼的不去触犯天子,这才让自己的地位稳如泰山,平平稳稳的从词臣一直做到了次辅。
但今次如果有所反应,那很有可能会让天子不快。天子不快的后果,就意味著自己的地位不稳了。
但刘又一想,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进入了末期,大概也到了盖棺论定的时刻。作为纵横十年的成化朝大学士,自己肯定要青史留名。可是自己难道真要带著“纸糊阁老”和“”的评价记载入史书? 至於天子本人,只怕没几年寿命了。即便自己触怒了天子。最多也就是潜伏几年而已,运气好自己能熬过去。运气不好也就是自己先死。
更何况与方家结了亲,方清之正当盛年。方应物前途无量,可以说刘家下一代和下下一代都有了保障,大大减少了自己对子孙的后顾之忧。
综合看起来,自己可能失去的实在有限。但相比之下,自己有可能得到的却远不止於此,甚至是改写史书形象的机会。换句话说,自己完全承担得起风险,也值得去冒一次险。
反覆权衡过利弊,多疑的刘忽然又想起一个问题。便开口问道:“你们方家有足够的號召力,为何不自行其事?”
方应物苦笑道:“老泰山多虑了,我父子难道不该避嫌么?”刘闻言愣了愣,亦哑然失笑,自己真实关心则乱,想得太多了。 若非如此。方应物又怎么肯將这个机会让出来?刘很有自知之明的想道。最后,刘狠狠的点了点头,下定了决心干这一票。
方应物见状,连忙道:“老泰山但请放心。人数必然不是问题,不会出现无人响应的情况。那梁芳作为本就满朝侧目,人心如此大有可为。只要酝酿两日来造势,足以形成大势。”
刘抬了抬手。“空泛的虚言虚语就不必说了,老夫不是三岁小儿。不会瞻前顾后出尔反尔,也用不著你来镇静人心。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实在的话要说?”
方应物详细的说:“事先小婿会说动父亲以及老师李茶陵等人,宣扬梁芳为恶之处以及將来前景。特別要说明,此事与东宫之爭有关,朝臣必然要对此上心。
然后老泰山可以选一早朝时候,当眾慷慨发声,引领群情愤激,然后藉机伏闕死諫,如此老泰山则不愧为百官领袖。
那首辅万安和刘珝哪敢与天子和万娘娘唱反调?肯定不会与老泰山同流,除了这两个,还有谁能抢走老泰山的领袖风头?”
刘拍案道:“善!”他不会去问到底有没有把握將梁芳弹倒,因为结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以及在过程中的表现。
却说天子的手詔被梁芳送到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这里后,一连三日都没有动静。梁芳每日要往司礼监跑三五次,就是为了催促怀恩办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