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皇上心里装着的是九州万方(1/2)
京师,文华殿内。
此刻也上演着一场激烈的朝议。
新晋的兵部尚书谭纶,正在向朱载坖汇报东南海防的事宜。
谭纶拜道:“皇上,戚继光奏请以济州岛为水师中转港,臣以为甚妥。既可监控倭寇动向,又能.”
谭纶话音一落,立刻就有大臣反驳,都察院的御史,葛守礼立刻出列。
“陛下,臣有异议!“
葛守礼朝着朱载坖一拜,立刻又说道,“朝鲜虽为属国,但冒然驻军在朝鲜境内,臣恐引起周边诸国不安。且戚继光手握重兵,若再控制朝鲜海峡,权势过大,非国家之福!”
葛守礼的话也不无道理,一时间也引来一帮的大臣的附和。
当然这些人也不全是眼红忌惮戚继光这些武将们的权势,他们其中也有一些是的担心,武将权力膨胀危害社稷安宁。
毕竟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可谓是屡见不鲜。
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私心,还是为了朝廷的公心。
自然是有大臣反驳此事的。
而这些也都在朱载坖的意料之中。
而且朝廷也不是皇帝的一言堂,真遇到有争议的大事情,即便是皇帝想要一意孤行的去干,也不见得就能推得下去。
毕竟事情总归需要人去执行的,若是反对的人太多,那么消极对待此事的人也会很多。
这就好像《大明王朝1566》中的剧情,嘉靖皇帝和严嵩严世蕃等人为了补朝廷的亏空,创造性的提出了让浙江“改稻为桑”的国策。
可是这国策虽然制定下来了,也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和内阁的一致同意。
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因为牵扯的利益和力量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国策到了地方上的时候,就变得困难重重。
最后把小阁老急的都干出了毁堤淹田的祸事来。
而这个祸事再出来之后,除了那些执行此事的一线官员和监工太监付出了生命代价,其余人都是相安无事的。
若不是后来的海瑞在裕王党一派的力保下,在浙江强行掀盖子,那么这件事大概率的情况就是皇帝即便是知情了,也会装作不知道。
因为皇帝只要银子,有了银子补了亏空,修了宫殿,让朝廷的财政正常运转起来,那么这对皇帝而言,就是值得的。
所以这也就吕芳的那句话,“一两个县嘛,皇上心里装着的是九州万方。”
可见在这些高高在上的心里,很多人的人命都不是人命,只要不妨碍重要的国策执行,不妨碍朝廷的正常运转,牺牲了也就牺牲了。
所以,从这故事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有时候即便是朱载坖自以为控制了全场,可以给予戚继光他们莫大的荣耀与权力。
但只要这种荣耀与权力,没有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可,这些荣耀权力,极有可能就是非法的,而且时限也会非常的短。
因此,为了让戚继光他们可以更加正大光明的占据朝鲜的济州岛,去实现朱载坖的海洋权力。
那么现在朱载坖就必须主动将这件事放在朝议上,让各方的人说出各自的理由和看法。
然后他再作为裁判,给此事一个定论。
差不多就算是可以揭过了,要不然此事一直在内部议论纷纷,使得朝廷内部的行政空耗,对朱载坖而言,也是不能够容忍的!
朱载坖坐在龙椅上目光淡淡的扫过众人,也没有立刻发表意见。
李春芳,高拱等人在殿内站着,他们在感受到皇帝目光之后,也立刻激灵的反应过来。
谭纶一个新来的竟然都敢主动在朝议上的点破戚继光在朝鲜的事情,可见此事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真正禀告。
一定是有深意在其背后的!
所以在这一刻,李春芳和高拱二人他俩也迅速反应过来,出列对着朱载坖一拜。
“皇上,臣有话说。”
朱载坖微微一笑,“阁老尽管说,朝议本来就是大家说话的,你们只管说,朕都听着呢。”
李春芳和高拱听到朱载坖的这句话后,更是确信了他们各自心中的猜想。
谭纶敢这么主动的说起此事,肯定是皇帝的授意!
但是皇帝肯定也不会直接授意,那么又会是谁代替皇帝授意的呢?
两人在这一瞬间就想到了站在一旁一直也没有表现任何反应,也没有说一句话的胡宗宪!
当年胡宗宪在浙江的时候,谭纶正是台州的知府,而这些年来谭纶能这么快的从地方崭露头角来到京师,并且还被委任为兵部尚书的要职,负责胡宗宪制定出来的军改执行。
可见这个谭纶就是胡宗宪一手培养的嫡系呀!
想通了这一点后,李春芳和高拱也瞬间明白了前因后果。
此事显然就是皇帝陛下在幕后指挥的。
既然是皇帝在幕后指使,那么作为内阁肯定也是要与皇帝统一步伐的。
毕竟他俩能走到今天的高位,可不是单纯的靠所谓的能力,而是靠着朱载坖一步一步的提拔和赏识,他俩才从一众老臣之中脱颖而出,取代了徐阶等一干旧臣。
如今他俩也清楚的很,知道朱载坖登基之后,肯定是要大展拳脚,创造出一番功业的。
若是他的内阁不能为他的功业相互匹配,那么在以后的朝局发展和调整之中,他俩也会被清理出局,换上听话好使的大臣入阁做事。
而李春芳和高拱又都这么年轻,还都这么踌躇满志的想要在新朝建立一番功业。
所以他俩肯定也不会发烧到皇帝刚有想法,他俩就冒充老成持重之臣,跟皇帝对着干。
李春芳深吸一口气道:“皇上,臣以为戚继光此行并非葛御史所言的那么严重。”
“倭寇之乱自国朝肇造至今,二百年来,一直都是疥癣之疾,嘉靖朝时将是祸乱东南十数年,如今我朝国力鼎盛,水师强大,自当乘着如今的优势,将倭寇之乱消灭于萌芽之间。”
“而且,济州岛本来就是我朝太祖当年仁德赏赐给朝鲜的一座养马岛,可是这些年来朝鲜也未曾向我大明按时供应战马。”
“如今为了防范倭寇,将此岛征用为了水师驻地,也是未尝不可之事。倘若朝鲜方面异心此事,那么我们也该好好的查一查他们这些年是否与倭寇暗通款曲,阳奉阴违我大明。”
李春芳话音一落,高拱立刻跟着说道:“皇上,李阁老所言极是!这岛本来就是我们大明的,现在不过就是征用给水师驻扎防范倭寇,哪有葛御史说的那么严重?”
“再者说,戚继光掌管的水师也是朝廷供应军饷俸禄和武器战船,一旦他有异心,朝廷即刻便能断了这些供应,让他陷入前后为难的绝境之中。”
“而且,军中还是有监军太监在负责着军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戚继光即便是翅膀硬了想不听朝廷号令,也得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使唤的住这些水师兵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