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各方局势(2/2)
目前有骑兵旅两个、炮兵旅两个、水师旅一个、狼兵旅一个、护卫旅一个、情报旅一个、普通步兵旅十五个,另有土司兵一个旅,还有一些商队自发组建的武装力量,以及像是马士加路也这种愿意合作的力量,总兵力不低於二十五个旅,近八万人的队伍,这是兴华军自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
而且这二十五个旅大部分已经完成换装,没有换装的,製造总局在得到大批工匠支援之后,在明年春节之前也能完成换装。新的火銃已经在开发和研究当中,这一次,南怀仁要给大家一个惊喜,他要在燧发銃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改变射击方式和装弹方式。最好是能跟佛郎机火炮那样后膛装填,另外就是增加射程和精度,还要改变打火方式,若是不用火石,直接击发,將会更好。
高衡告诉过他一个方式,就是发明一款易爆火药,不用摩擦或者直接点火的方式,而是使用撞击的方式点燃,这个思路给了南怀仁以及鲁滨逊等人很大的启发。高衡当然知道,他说的这种东西其实就是雷汞,在后世,雷汞实在是太常见了。別说是子弹或者炮弹的底火,就算是逢年过节小朋友们爱玩的摔炮,里面就含有大量雷汞。
之所以一扔到地上,摔炮就会爆炸,正是因为雷汞收到撞击就会爆炸的属性所致。只是高衡是军人,不是发明家,虽然知道雷汞的名字,但是高衡並不知道雷汞是怎么製作的,只是大约知道好像是硝和水银之类的物质进行配比然后发生反应就能得到雷汞,所以高衡只能把大致思路告诉南怀仁,可具体如何操作试验,还需要南怀仁他们自己摸索。
要知道,雷汞一旦被製造出来,后膛步枪就成为了可能,再解决气密性的问题,那么这种火銃一旦大规模装备,兴华军的战斗力將会成倍增加。
与此同时,对前期的四四式步銃,兴华军已经进行了改进,那就是在步銃和手銃之间,生產一款短款步銃,专门装备给骑兵,对於骑兵来说,普通步兵使用的四四式太长,骑兵携带不方便。手銃虽然携带方便,但是射程太近,如果是碰上强弓硬弩的建虏骑兵,双方在中远距离进行对射,兴华军占不到一点便宜,所以高衡迫切需要给骑兵装备一款火銃。
而且,还要考虑到在战马上奔驰装弹不便的因素,骑兵的火銃最好能多打几发銃弹。南怀仁立刻就从明军原先装备的三眼銃和五雷神机上找到了启发。不行就多加几根銃管,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双管火銃最是实用,扳机可以设计两个,左右各一个,一起扣动,两个龙头同时打火,双管火銃直接打出两颗銃弹,若是依次扣动,则按照左右顺序依次开火,这样就拥有了连发的能力。
这种火銃銃身短,方便製造,又因为战马携带,可以用数量来弥补火力的不足。其原理就跟西方的双管猎枪差不多,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作战的时候,骑兵左右马袋各插一支,等於在双方马刀近距离拼杀之前,兴华军骑兵拥有连射四发銃弹的能力。
看起来很少,但是在实战中,双方骑兵高速对冲,就算是弓箭,能射出四轮箭雨也已经是了不得的操作了。四轮火銃齐射,是什么威力可想而知。火銃的破坏力可比弓箭要大得多,更不要说在鎧甲精良程度上,当世任何一支军队都比不上兴华军。
兴华军这边各行各业如火如荼,其他各方势力也不是一成不变。除了和硕特汗国和土司们都热衷做生意之外,安南局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自从兴华军结束了对郑氏的战爭,基本控制了安南东北部之后,黎皇政权就成了天然屏障。剩下的土地一分为三,阮氏、黎皇、郑氏各占一块。黎皇有兴华军撑腰,虽然不直接支援军队,但是粮食武器没少给,所以黎皇不断发动对郑氏的战爭。
现在的郑氏,已经快要走到亡国的边缘了,当年强大的郑氏已经不復存在,而黎皇一旦灭了郑氏,下一个目標恐怕就是阮氏了。阮氏现在瑟瑟发抖,阮主也不傻,他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並且黎皇对他有天然优势,只要黎皇在,阮主的合法性就有问题,毕竟从明面上看,阮主是黎皇的下属,你反抗黎皇,不是叛军是什么。
歷史上,郑阮之爭贯穿了整个安南十六十七世纪的歷史,但是现在,隨著兴华军的到来,一切都被改写,黎皇做大做强,阮主甚至跟郑主联合在了一起,偷偷摸摸给郑主输送了不少物资。並且在南部发动对黎皇军侧翼的攻击,但无奈,现在的黎皇军兵强马壮,打的阮主毫无还手之力。
安南局势一打二,高衡和统帅部也是乐得看戏,郑主死就死了,但是阮主不能灭了,等他们不行的时候,兴华军也会出面干预,一个分裂的安南,对兴华军才是最有利的。
南明小朝廷那边,割让了五府给兴华军,朝廷上下都是痛心疾首,但也无可奈何。孙可望的大军一路南下,总算是在夏季来到了广西境內,不过他没有马上去南寧面见皇帝,而是在广西北部停了下来,孙可望当然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才不会直接顶到前线去跟建虏拼命呢。
而建虏那边,崑崙关战役大败,广州也被端了,济尔哈朗与多鐸各自撤兵休整。多鐸更是准备去京师负荆请罪,还是多尔袞来了书信,叫他別动,戴罪立功,朝廷正在练兵,过段时间会对前线进行整补,如果条件允许,多尔袞不介意亲自领兵南征,完成对南明的致命一击。
而四川大地,几乎变成了鬼域,清军的疯狂屠杀,让四川大地血流成河,十不存一。这种断子绝孙似的打法,让各路义军异常被动,清军却不管,见效果不错,屠杀开始往川南蔓延,眼看就要杀到川滇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