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世子稳重点 > 第759章 升降任免

第759章 升降任免(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源纹入神道 前引 异界的崛起之路 我也想纯情,但她们不允许 洞玄真仙 贫道镇元子,请鸿钧赴死! 李长生修仙传 凡人:重生张铁,以杀证长生 潜龙临渊 终幕轮回

第759章 升降任免

赵孝骞走的路,其实跟名将狄青有几分相似。

都是在外独领兵权,然后被官家猜忌,接着被卸下兵权,调任回京,入枢密院。

狄青的结局不算好,仅仅只是因为汴京洪灾,狄青带全家老小入大相国寺躲避洪水,就被朝官狠狠参劾,最终贬谪外地,郁郁病亡。

如今的赵孝骞,其实也走在相同的路上。

不过狄青是忠臣,他只能任人宰割,赵孝骞不一样,前世九年制义务教育告诉他,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如今仍让他俯首恭顺的,是他与赵煦曾经的情分。

其实赵煦在世时,赵孝骞已有机会率军打着“勤王”或是“清君侧”的旗号回京的。

终究还是曾经的君臣兄弟之情,封印了赵孝骞心中的戾气。

赵煦在,赵孝骞仍是大宋的忠臣良将。

赵煦驾崩,赵孝骞便再无顾忌,人挡杀人。

莫说赵煦善良,没对赵孝骞痛下杀手,其实赵孝骞也足够善良了,所以才隐忍至今。

今日赵煦与赵孝骞摊开了话题,直接说到燕云主帅的人选,其实就是告诉他,朕不可能再让你掌兵权了,从此以后你便是大宋的高官,但绝不会再让你带兵。

赵孝骞的心态很洒脱,没关系,事物的发展不会一成不变的。

赵煦的有生之年或许一片和风细雨,但他死后,赵孝骞可就不客气了。

“官家既然中意陈松龄此人,臣虽与他不熟,但也赞同官家的意见。”赵孝骞道。

赵煦点点头,人选其实是他早已选定的,当然,如果赵孝骞不同意,赵煦也会再考虑考虑,毕竟赵孝骞如今说话的分量足够大,他说的话赵煦也不能忽视。

“既然子安没意见,明日枢密院就下文调任吧,子安,你……”赵煦欲言又止。

赵孝骞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道:“臣先自请撤免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以及真定知府官职,全心任职枢密院,另外,臣还有皇城司勾当公事一职,臣也请……”

话没说完,赵煦摆摆手,笑道:“皇城司的官职你留着,以后任职汴京,很多事情需要皇城司处置,这几年你任职皇城司,势力发展很大,都扩充到辽国西夏了,无论如何,子安你仍是朕最信任的人。”

顿了顿,赵煦叹道:“子安,委屈你了,朕走之前,会嘱咐新君,让他再度重用你。新旧交替之时,对重臣的先贬后复,这个道理子安应该懂的。”

赵孝骞点头,他当然懂。

帝王驾崩之前,往往将一些重要臣子贬谪甚至罢免,直到新君登基,再将这些臣子重新启用,这是为了彰显皇权的威严,让臣子心生敬畏,同时也是新君对臣子示恩,让臣子继续对新君死心塌地。

赵孝骞只是点头,绝不表达任何异议。

赵煦又道:“对了,燕云十六州已经收复,辽国南京析津府这个名字,朕不是很喜欢,子安觉得改个什么名字比较妥?”

赵孝骞想了想,道:“析津府位于汴京北面,又是曾经的幽州,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以前大宋的北京是大名府,如今燕云已收复,大名府便失去了战略重要性了。”

“所以臣以为,不如免掉大名府‘北京’之名,将析津府复名为‘幽州’,改为大宋北京。”

赵煦笑道:“子安谋国高论,朕深以为然,朕也觉得可将析津府改名为幽州,并以‘北京’名之。”

“明日朕与章惇曾布等人商议后,便发起朝议,此事就这样决定了吧。”

赵煦的心情突然变得极好,哈哈一笑道:“开疆拓土,将新占领之地改名,这滋味确实很不错!”

赵孝骞微笑道:“官家多保重身体,将来亲自把辽国上京也改名,滋味更妙。”

赵煦笑容渐敛,叹了口气,苦笑道:“朕已不做这指望了,但愿未来的新君能做到吧,而朕在史书上的名声,就凭收复燕云这一桩,大约不会太差了,至少不会被后人唾骂,朕便满足了。”

…………

回京之后,赵孝骞与赵煦见面,总有一种若有若无的压抑感觉。

每一次见面,都像是永别,这种滋味实在不好受。

第二天,宫里果然来了圣旨。

罢赵孝骞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罢真定知府,升任知枢密院事。

这道人事任免的旨意,赵孝骞早已知晓,心中并无波澜,但汴京朝野间却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众所周知,赵孝骞是大宋的英雄,若没有他,大宋根本不可能有今日的大好局面,更谈不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辽人谈虎色变,鼎定宋辽边疆,麾下雄师十万的英雄人物,突然被朝廷卸下了兵权,扔到枢密院任职,臣民很多人接受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红色掌柜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民国:王牌飞行员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惊涛落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