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美利坚,我认真搞钱 > 第314章 大出血

第314章 大出血(2/2)

目录
好书推荐: 非遗传承人 镜中分身能修炼,我已超凡入圣了 重生后我被黑化女大佬魔改 小兵张易 官场封疆:基层公务员到省委书记 重回82:我九个女儿美炸了 我真的只想低调成名 桃运乡途 权力巅峰:从医转政开始 逆鳞重归

这样的情况下,北美更是犀利。

此时此刻,很多阿美利砍们相信房价永远只会上涨,刀乐会一直是全球通用货幣。多年的经验告诉这些阿美利砍们“土地会不断升值”、“一线核心区域房价永远坚挺”的理论。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他们相信,买房,是投资股票外,最保值的投资,他们甚至想通过买房来改变人生。 这也正常,他们相信那些调研公司还有华尔街分析师的话,更是相信媒体的话。

而另一边“次级贷款”的利率要远高於普通贷款,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次级就是差一些的意思,甚至是差很多的意思,信誉没有保障,因此,利息要高;风险越大,收穫越大。

而此时北美的银行也高兴做“次级贷款”。通过调查,张三已经发现,现在的房贷要求低到令人髮指,一个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也能贷款买房,等著房价上涨,再卖掉套现,然后躺著轻轻鬆鬆就能赚到几十万美元。

来钱太快了,让他们渐渐的迷失了自我,成为了金钱的崇拜者。那还找什么工作?炒房好了,炒房能带来巨额收益。

张三还看到一些特殊渠道传来的数据,此时的北美银行甚至敢给那些从南美过来的,没有稳定收入、没有稳定工作、甚至没有抵押物的“三无人员”贷款。

这些人,难道他们是一点也不担心这些三无人员,还不上钱,弃房断供?

再向下细看,张三就知道他们的玩法了。

因为北美的银行,这些风险,已经转嫁给了別人。北美是商业发达到变態的地步,他们可以把风险甩给別人,这个叫债券或者叫贷款金融化,然后打包卖给別人。

这些按揭贷款打包成了金融债券,然后卖给了北美的两房,也就是號称北美“国企”的房利美”、“房地美”,然后银行自己早就收回了现金。

当然,这种出钱当冤大头的事情,“两房”也不可能全部自己出钱,於是又把这些次贷包装成了国债,让投资机构购买。这一整套击鼓传,全是槓桿的操作,让市场上的泡沫越吹越大。

张三就有种猜测,他以后来人的看法,早期,也就是2006年,华尔街有些机构,特別是那些大投行,他们已经预感到了这些『次贷』已经有风险了,而且,风险很大,大到他们根本承受不起,为了能让自己风险小一些,他们把这些包装好的『次贷』卖给全球的其他国家。

这叫有福我享,有难全球担。

风险很容易就是从这个流程看出来,比如一套房子,只需要三十万美元,购房者首付5万美元,剩下25万美元通过银行贷款,然后买下这套房子。

按照此时北美的升值情况,第二年这套房子上涨到四十万美元,房主的利息就有了,而且还赚了钱,这样的情况,业主把房子一卖,就入手几万美元,何乐而不为?

而银行那边,则直接把差不多的房源评估价提升到50万美元,购房者就能实现“0首付买房”。银行把这50万美元的贷款连利息等费用,一起包装成60万美元卖给“两房”,实际上银行一毛钱也没。而“两房”又把60万美元的贷款,包装成了80万美元的债券卖给投资机构,机构又把这些债券趁著全球房价火热的时候,推销给那些海外的投资者,他们认为房价会一直涨,北美更是涨不停,就买下了这些债券。

就这样层层加槓桿,购房者没钱,银行没钱,“两房”没钱,都用的金融机构的钱。

最后谁亏了?当然是断代的购房者,还有就是北美之外的国家为他们的风险买单。

而张三就是要清理这些潜在的风险,让新时代金融与海外银行进行彻查。

目录
新书推荐: 安澜归处是暖阳 过分野 夺凤位,废养子,贵妃娘娘扶摇直上 想吃绝户?看到弹幕后我端了伯爵府 诱他,成劫! 孕肚和离断亲后,全家跪求我原谅! 娇妾为妃 王妃游街惨死后,全家后悔求原谅 队长你宝贝老婆又靠画画破案了 穿书后恶毒女配和女主携手共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