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帝国的平衡(1/2)
第645章 帝国的平衡
一番纵横驰骋,李察大展神威。勾起他性子的阿蕾雅完全不是对手,就算是加上其他几人也不行,最后始作俑者阿蕾雅更是被李察抓着站起来蹬,好好教训了一番。
疾风遇骤雨,雨打烂芭蕉。李察洗去一身疲惫,浑身舒爽的回到了宫殿之中。帝国统一了,但是很多事情还没有处理完。
李察的之前的铁腕镇压让周围的异族都是心惊胆战,在李察统一帝国的道路上,灭国大小足有十余个,各个种族更是死伤惨重。
其中最惨的就是汪达尔人,这一个占领北非,并且劫掠意大利行省的游牧民族,基本上被李察灭族了。
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则是被彻底拆分,再加上连年征战,被匈人杀一批,被李察杀一批,大量青壮年死伤,哥特人成年男子这几年至少死了一半,基本上是最终是要融入到帝国之中的。
接下来的就是日耳曼蛮族了,几次南下劫掠被杀得死伤惨重,后来更是被李察北伐劫掠,短时间是不敢再南下了。
除了这些外,李察在巴尔干半岛还招募了大量匈人,当初收复上下潘诺尼亚行省的时候,这里的匈人部落纷纷归降。
这些匈人部落归降一方面是李察大军实力强大,一方面则是匈人帝国内乱死伤惨重,他们不想要参与了,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德莱诺斯和他率领的那些德鲁伊了。
这些德鲁伊在上一次大瘟疫的时候前来这里传教,并且成功的止住了瘟疫的传播,这让很多匈人都选择信奉德鲁伊了。
所以在李察大军到来的时候,这些匈人部落纷纷投降。
李察从匈人部落中挑选了五千精于骑射的士兵,其中还有不少匈人的射雕手。这一支骑兵在换装了帝国装备之后,实力大增。
这些骑兵用来对付劫掠的日耳曼人简直不要太好用。
通过烽火台和大队骑兵的快速反应制度,日耳曼蛮族南下的道路基本上被直接堵死了,这些匈人骑兵的骑射对付日耳曼蛮族效果非常好。
当初匈人骑兵可是将日耳曼人打的狼狈逃窜的。
北方没有了日耳曼蛮族骚扰,帝国的安全压力就小了很多,重新收复了多瑙河和莱茵河防线之后,帝国防御压力就小很多了,到时候财政压力也会小很多。
不过多瑙河与莱茵河防线和古代东大的长江相比差的太远,想要完全防范住,几乎是不可能的。
李察准备每过几年就带领匈人大军北上一次,劫掠那些日耳曼部落,让这些日耳曼部落没有时间来发展壮大。
至于说占领日耳曼和北方,李察想了一下,直接将这个念头甩了出去。就现在的日耳曼这鬼地方,又穷又横。
打下来并不难,难得是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利益,并且在这里驻军费也高,完全是得不偿失。
李察想了一下,他最终决定在北方日耳曼部落进行羁縻统治,推行榷场制度。就是和一些愿意听从命令的部落进行互市,然后依靠商品物资来控制这些部落。
在完成了帝国的统一之后,李察开始对罗马的政治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原本的贵族元老院制度被彻底废除。
元老院制度看上去挺好,帝国的决策需要元老院商议统一才能推行,但是在实施的时候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元老院全部都是一些贵族食利者,其中可能会有一两个有才能的,但是几代过后,完全就会蜕变成一群虫豸。最终这群虫豸只会趴在帝国身上吸血,只会看到自己的利益。
要这样的一群虫豸做什么?
李察这一次彻底废除了元老院制度,然后选择了一种君主集权制制度,同时在君主集权的时候,又搞出来一个内阁群相制度。
内阁中分为七人,一人为首相,两人为次相,剩下四人为辅相。首相的权利的会大一些,但是也不能压过其他六人。
这内相商讨事宜之后,是需要向李察汇报,等李察同意之后再正式推行下去。
同时李察直接取消了‘非贵族不能参政’这个规则。规定只要是帝国公民,都有参与国政担任官员的权利,只不过想要担任官员需要通过考核。
这一举动直接在帝国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贵族和荣誉贵族们早就将官员视为他们的权利。
毕竟当初李察给他们放弃土地的条件中,就有参与政治的权利,现在李察直接宣布所有人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他们所谓的特权现在看来完全就是笑话。
不少贵族都觉得自己被李察耍了。
“该死,我们被他耍了!”
“这是我们的权利!他竟然开放给了所有人!这是不可接受的!”
“对,不可接受!我们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