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混乱的联盟(1/2)
第638章 混乱的联盟
巴尔干半岛之战以超乎所有人意外的速度结束了。拜占庭帝国的惨败惊呆了众人。
而西罗马帝国的胜利让周围的国家一个个战战兢兢。
就在战争结束之后,周围不少小国和部落领主们在得知拜占庭联盟数万大军损失惨重,西罗马的大胜后,纷纷派遣使者前往罗马,表示愿意臣服。
甚至一些人为了取信李察,让使者带着质子一起前往罗马。原本的反西罗马帝国联盟在这一刻变得摇摇欲坠。
在这种情况下,一神教的圣徒们不得不出来亲自安抚。
不仅仅圣徒亨利,就连圣徒乔治也来了,再加上教廷的圣徒约翰,一时间,拜占庭聚集了三派六名圣徒。
六名圣徒一起出面,开始号召一神教的信徒们加入,这才堪堪稳定了局面。
不过即便是稳住了局面,拜占庭帝国也暂时失去了进攻的能力。
两万多精锐和一万多辅兵一战损失殆尽,就算是拜占庭帝国也承受不住。
于是这一次的拜占庭帝国开始疯狂的修筑城墙,打造各种守城装备,开挖大量护城河,想要以这种死守的方式来逼退西罗马的大军。
在看到拜占庭大军聚集在一起死守,李察并没有让大军继续攻击,而是只留下了一个罗马军团守卫刚刚占领的领土后,大军开始撤退。
这个时候进攻,拜占庭帝国必然是要拼死抵抗,想要攻占肯定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所以他直接将大军撤退休整。
现在拜占庭和周围的国家是看到了西罗马帝国强大的实力,这才在压力下组成了这个联盟。
一旦李察将大军撤走,失去了这种压力,这些小国还愿不愿意继续组建联盟都要打个问号。
不要将这些人想的有多聪明,肉食者鄙,说的就是这些人。
当然,越是聪明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才会集体犯蠢。他们是真的蠢吗?他们可不蠢,而是太聪明了。这些聪明人会算计自己的得失,然后相互之间开始争权夺利。
自古以来,这种事情发生的太多了。
甚至有一些聪明人还会以向李察投降,出卖同伴等方式来争取更好的待遇。
所以,李察根本不急着去解决拜占庭帝国。他只需要将拳头收回来,然后坐等拜占庭组建的联盟崩溃就好。
三国时期在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何不一鼓作气将河北袁绍的势力灭掉?反而要收回兵力?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他进攻,袁绍的三个儿子必然会齐心合力,抵抗曹操,到时候曹操就算是赢了,自身必然也损失不小。
而如果他不去强逼,袁绍的三个儿子自己就要打起来。
袁绍手下的那些谋士难道看不到这点吗?不,他们看得到,但是却不得不这么做。
所以在李察将大军撤回来之后,第一个月,联盟中的各国还能齐心合力,各种物资军械也都纷纷支持,但是等到第二个月,在看到西罗马帝国大军真的撤走后,各国各部落的头人们就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一些国家开始以粮食耕种为由,停止输送劳役,而另一些国家则是以粮食短缺为由,不再供应粮食,甚至要求拜占庭帝国来提供粮食。
甚至还有一些王国看到周围的那些部落和小国将大军留在拜占庭,开始故意在边境搞摩擦。
甚至直接吞并了一个部落。
这些人蠢吗?他们并不蠢!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现在西罗马帝国收缩回去,未来很有可能会再次出兵,所以他们需要尽可能的增强实力。
而最快的增强实力的办法,就是趁机将周围的国家和部落吞并。
至于说他的这种行为会不会被拜占庭帝国打击,在他看来根本不用担心,因为一旦拜占庭调动大军了,西罗马帝国很有可能会趁机进攻。
而没有大军征讨,那些人顶多只是嘴上谴责,并且依旧需要他的力量来对抗西罗马帝国。
所以他为什么不干?
于是乎,在出现了这种情况后,拜占庭联盟各国就像是疯了一般,开始对那些部落或者小国出手。
在李察大军撤走的第三个月,拜占庭联盟就变得名存实亡,各个小国之间开始进行打仗了。
战争一旦开始,再想要结束就非常困难了。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的战争直接将各国之间原本就不多的信任彻底磨灭了。
拜占庭帝国亲自出面,想要让各国停战,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西罗马帝国,但是这些国家之间已经停不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