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第428章 周国的大杂烩制度(1/2)
第428章 周国的大杂烩制度
朱元璋的卫所军户制度,算牌打的太精名了。当军户不仅要缴税,还有劳役,更重要的是没有粮饷,还要去打仗,更重要的是军户还没有上升空间,一生是军户,生生世世都是军户。
好处都让朝廷拿走了,军户过的还不如农户,那你就不要怪军户逃亡,摆烂了。
李察准备改革府兵制度。府兵会分配两百亩农田,不用交税,不用服劳役,不归当地州县管辖,而是对于折冲府管辖。
府兵所分配的农田不允许交易、专卖。府兵需要服兵役,年龄要求在20岁到45岁之间,超过四十五岁就要退役,然后更换儿子顶替名额继续服兵役。
李察专门划分出一些区域,用来专门安置府兵。
如果府兵战死,同样会由其儿子或者兄弟前来服兵役。
李察设定的府兵拥有两百亩良田,除了良田外,还会根据所处区域分配十亩桑林或者牧场。让他们能够放牧养马养牛或者织布。
再加上府兵不用服劳役,缴税,年收入能够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来磨练武艺。
这样的府兵制度下,每一户府兵都能专门养活两个士兵磨练武艺。虽然府兵没有军饷,但是出征之后是会有赏钱的。并且府兵没有上限限制,若是立下功劳,能够获得官位,可以升迁。
晋阳、忻州这些地方位于盆地中,有大量土地可以耕种,并且还能养殖战马。李察在这里设立折冲府,晋阳和忻州各自设置了四个折冲府,每个折冲府一千户,加起来就是八千户府兵。
这些府兵全部都是有经验的士兵,并且人人都有武器铠甲,按照李察给他们分配的农田,基本上都可以养马。
这样训练有素的府兵,比很多正规军都强。
要知道古代战争的披甲率是不高的,正规军中,披甲率高低直接影响了一直军队的战斗力。
唐代的披甲率算下来也不过是因为百分之六十,而府兵的披甲率至少也是需要百分之八九十,甚至还有大量骑兵,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完全不是辽国军队能够比拟的。
八千府兵足以让这里高枕无忧了。接下来李察同样在幽州确立了府兵制。燕云十六州中,这里的耕地更多,同时因为要面对契丹的问题,李察在幽州设置了十六个折冲府。
十六个折冲府加起来就是一万六千人府兵,然后又在河北设立了十六个折冲府。接下来又在关中、河东各设置了十六个折冲府。
接下来陇西、河西同样会设置折冲府。
周国的兵制,李察是准备募兵制和府兵制并行的,募兵制为禁军,府兵制多为边军。每次作战都是抽调一部分禁军,再加上一些府兵进行。
府兵制设定过多,会影响朝廷税收,所以李察并没有像唐朝那样设置了了五六百个折冲府。李察预计会设置三百到四百个折冲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